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脂肪酸合成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变化... 收藏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脂肪酸合成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作     者:李华 吕青 薛晖 陈红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外科四川成都610041 

出 版 物:《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年 卷 期:2009年第25卷第7期

页      面:600-60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1010[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7[理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四川大学横向合作课题(06H453) 

主  题:基因和蛋白质表达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脂肪酸合成酶 乳腺癌 

摘      要:目的:探讨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和脂肪酸合成酶(FAS)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L-FABP、FA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变化。结果:L-FABP和FAS主要分布于浸润性导管癌的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L-FABP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在Ⅲ级浸润性导管癌的较Ⅰ、Ⅱ级明显上调(P0.05)。但是,L-FABP的表达与VEGF呈明显相关性。结论:在Ⅲ级浸润性导管癌,随着FAS表达下调,L-FABP和VEGF的表达上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