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项目反应理论在SF-36心理测量学特征评价中的应用 收藏

项目反应理论在SF-36心理测量学特征评价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of SF-36 Scale

作     者:陈新林 古模发 童琴 黎建军 张华满 

作者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预防医学和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06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60 

出 版 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年 卷 期:2010年第18卷第5期

页      面:444-447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3[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医学]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B36002026) 

主  题:项目反应理论 鼻咽癌 生存质量 SF-36 

摘      要:目的使用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对SF-36量表进行分析,探讨更适合于量表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使用SF-36量表调查526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使用部分评分模型对反映生理健康的21个条目进行分析:计算PSI(person separation index),估计阈值参数和生存质量,对性别、年龄、婚姻等进行项目功能差异(DIF)分析。结果 PSI=0.85,整个模型的拟合效果好;除了条目3i、3j、8的阈值参数顺序出现颠倒外,其余条目均符合理论假设;DIF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条目都没有非一致性DIF,条目4a在性别上存在一致性DIF,条目3g、10a在病人来源上存在一致性DIF。结论 SF-36生理健康的21个条目基本满足单维性、局部独立性的要求,可以放在一起进行IRT分析。IRT能够克服等级资料的限制,能力参数与阈值参数定义在同一个标尺上,而且存在参数不变性的优点,更加适合量表的分析评价。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