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欧洲黑杨苗期氮素营养遗传变异分析 收藏

欧洲黑杨苗期氮素营养遗传变异分析

Analysis of Genetic Variation of Nitrogen Nutrition for Populus nigra in the Seedling Stage

作     者:刘希华 林仙菊 邢建宏 苏晓华 Liu Xihua;Lin Xianju;Xing Jianhong;Su Xiaohua

作者机构:三明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福建三明36500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2年第28卷第7期

页      面:8-12页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09[农学]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欧洲黑杨氮高效相关基因SNPs标记筛选研究"(JA11249)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产优质欧美杨速生材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15) 

主  题:欧洲黑杨 通径分析 群体结构 遗传多样性 

摘      要:为了研究欧洲黑杨苗期氮素营养的遗传变异情况,阐明其遗传背景,以104份欧洲黑杨基因型为材料,结合通径分析和Structure2.2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欧洲黑杨各性状遗传力均高于0.65以上,材积的遗传增益大于25.49%。通径分析显示,施氮区地径和不施氮区材积对氮反应指数为正向效应,其他性状则为负向效应。基于模型的群体结构分析出欧洲黑杨群体种质来源具有明显的多元特性和异质性,将欧洲黑杨群体分为7类,其中第2和第3组群为主要组群,结合欧洲黑杨引种的地理来源和氮素利用效率类型,推断中欧和南欧是欧洲黑杨群体进化的起源中心。根据对欧洲黑杨遗传结构的分析,建议下一步开展欧洲黑杨氮素高效型亲本材料选择应以中欧和南欧为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