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的研究 收藏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的研究

A STUDY ON THE PATHOGENESIS OF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作     者:王嘉瑞 杨佩珍 吴谦 刘福英 钟慈声 应越英 徐肇玥 戴自英 许光瑞 杨振寿 Wang Jia-rui et al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Huashan Hospital,Shanghai First Medical College

作者机构: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组 浙江天台县人民医院内科 华山医院内科教研组 上海第一医学院电镜室 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 

出 版 物:《上海医学》 (Shanghai Medical Journal)

年 卷 期:1981年第2期

页      面:5-8,59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主  题:循环免疫复合物 病员 少尿期 低血压 药物 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病 免疫功能 发病机理 

摘      要: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迄今未明。本文对出血热的发病与免疫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本病的免疫反应处于明显异常状态,表现为体液免疫亢进、补体下降、细胞免疫受抑制.患者体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检出率达100%,并在疾病的急性期呈强阳性者占96%,病愈后逐渐转为阴性。7例病员作了肾活检,应用电镜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发现在肾小球基底膜有成堆免疫复合物沉积。应用免疫抑制药物环磷酰胺治疗本病156例,获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早期治疗的病员,90%以上不出现严重的低血压期或/和少尿期,从而使病死率明显下降至1.3%.本文对出血热的发病机理作了讨论,提出宿主的免疫反应在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而感染的病毒只起始动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