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纤维连接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收藏

纤维连接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作     者:肖能坎 

作者机构: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 广州市河南庄头一军大珠江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出 版 物:《中华烧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年 卷 期:1992年第8卷第3期

页      面:228-230页

核心收录:

主  题:纤维连接蛋白 血小板 支架 创面修复 FN 

摘      要:1948年 Morison 首次将血浆置于4℃时可获得一种冷凝沉淀物取名冷不溶球蛋白。1957年 Smi-th 用肝素抗凝血浆,在低温条件下该沉淀物增多。1970年 Mosesson 完成分离与提纯工作,并弄清了分子结构式。由于它对纤维素和胶原有特别的亲和力,目前倾向于1976年 Kuusele 等提出的 Fibronectin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