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上消化道出血(笔谈) 收藏

上消化道出血(笔谈)

作     者:李善瀛 刘奇效 马秀岩 陈敏章 傅培彬 戴植本 何三光 陶文芳 蒋吕品 

作者机构:首都医院内科 北京第二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普外科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 版 物:《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urgery)

年 卷 期:1982年第4期

页      面:170-174页

主  题:肝硬化 小儿 肝硬变 食管 慢性间质性肝炎 肝疾病 门脉高压症 门脉高血压 分流术 上消化道出血 门脉压力 曲张静脉破裂 溃疡病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 去甲基肾上腺素 双囊三腔管 门静脉压力 十二指肠球 十二指肠壶腹 

摘      要: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既往的机械梗阻理论系指肝内或肝外某些部位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的门静脉系统血流淤滞。尤其是肝硬变的新生肝细胞小结及收缩了的纤维组织压迫肝内小静脉枝,造成门脉压力增高,继而出现充血性脾肿大及门体静脉侧枝循环开放或扩大,终致产生门脉高压症,使食道胃底静脉丛、脐周围静脉丛、直肠静脉丛与腹腔器官和腹膜后接触部位静脉丛曲张。但1955年Child发观,在结扎入的门脉后,不能持久地使门脉压力升高,即不能造成门脉高压症。在临床实践中,也常常见到门脉高压症病人门脉压力不一定与肝硬变程度及脾脏大小成正比例。由此可见,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