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载阿霉素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体内外性能研究 收藏

载阿霉素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表征与体内外性能研究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of doxorubicin-loaded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作     者:胡春艳 陈卓 务圣洁 樊帆 秦玉 王海 朱敦皖 张琳华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2 

出 版 物:《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16年第39卷第4期

页      面:202-206,I0007-I0008页

学科分类:100702[医学-药剂学]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1793,51373199,81671806)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JCZDJC3830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ZX310095,2016ZX310098) 

主  题:聚合物纳米粒 被动靶向 药物递送 乳腺癌 阿霉素 

摘      要:目的 以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b-PEG-b-PCL)为载体材料,制备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的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进行体内外性能研究.方法 以PCL-b-PEG-b-PCL作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出载DOX的聚合物纳米粒,并对其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及包封率等理化性能进行表征.采用MTS法研究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对EMT6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EMT6细胞对纳米粒的细胞吞噬,离体脏器荧光成像研究纳米粒在荷EMT6乳腺癌小鼠的组织分布.结果 通过薄膜水化超声分散法成功制备出载DOX聚合物纳米粒,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呈球形,大小均匀,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度分析表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30.8 nm,且粒径分布较窄(多分散系数为0.200).DOX在聚合物纳米粒中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6.71±2.05)%和(8.71±0.57)%.细胞毒性研究发现,空白纳米粒对EMT6细胞无毒性,而载入DOX后,DOX-NPs的细胞毒性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DOX质量浓度较高(20 μg/ml和40μg/ml)和孵育时间较长(72 h)时,载DOX聚合物纳米粒与游离DOX的细胞毒性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SM观察发现,EMT6乳腺癌细胞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共同孵育后,DOX的荧光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但与游离DOX共同孵育后,DOX的红色荧光主要出现在细胞核中.离体脏器荧光成像研究表明,分别对荷EMT6乳腺癌小鼠尾静脉注射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及游离DOX后,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可通过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EPR)在肿瘤部位有效聚集.结论 载DOX聚合物纳米粒具有适合静脉注射的粒径、高载药量和包封率及良好的被动靶向特性,是一种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