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奇神经节的临床解剖学观测及临床意义 收藏

奇神经节的临床解剖学观测及临床意义

作     者:廖立青 贺善礼 李义凯 何国辉 郭泽钦 陈韦东 

作者机构: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 佛山市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解剖实验室广州528305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针灸推拿教研室广州510515 开平市沙糖镇卫生院广州529339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515 

出 版 物:《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年 卷 期:2016年第22卷第11期

页      面:868-8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71006[理学-神经生物学] 

主  题:奇神经节 会阴部疼痛 躯体神经 肛尾韧带 神经阻滞 骶尾关节 尾骨肌 肛周 肛门直肠 阻滞治疗 

摘      要:1990年Plancarte首次论述了用奇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会阴部疼痛,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奇神经节的阻滞治疗和损毁性治疗的论述越来越多,如对痛经、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会阴部多汗等病证,常采用奇神经节阻滞疗法。在奇神经阻滞时所采用的穿刺入路途径不尽相同,如经骶尾关节穿刺、经尾骨穿刺、经肛尾韧带穿刺和经旁正中穿刺等[2]。虽然临床报告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