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430074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266071
出 版 物:《海洋地质前沿》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年 卷 期:2016年第32卷第10期
页 面:30-37页
学科分类:081801[工学-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802[工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6080,41506084)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基金(MRE201314) 南黄海油气资源调查(DD20160512) 南黄海前第三系油气前景研究(XQ-2005-01) 南黄海海域油气资源普查(GZH200800503) 南黄海崂山隆起和滩海区海相地层油气资源战略选区(XQ-2009-15)
摘 要:多次波压制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在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区,印支期以来强烈的改造作用使得中生界遭受大面积整体剥蚀,部分区域新生界直接叠覆在古生界之上形成不整合屏蔽层。海面、海底及不整合屏蔽层这3个强反射系数界面的存在使得该区多次波异常发育,中—古生界有效反射湮没在多次波干扰中无法识别,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已成为本区中—古生界成像的基础和关键。通过理论模拟及实际资料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多次波特征,认为自由表面多次波、长周期多次波、折射多次波及绕射多次波是主要的多次波类型。对各类型多次波采用了针对性方法进行压制,介绍了压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评价。针对横跨本区的南北向测线的多次波压制及偏移成像结果表明,使用的组合压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压制各类型多次波,最终提升该区中—古生界的地震成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