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颈椎牵引过程中颈部肌电信号变化规律与力学特点 收藏

颈椎牵引过程中颈部肌电信号变化规律与力学特点

Variation of neck electromyography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ervical traction

作     者:杨腾飞 王金武 胡志刚 付东辽 王虎 戴尅戎 YANG Teng-fei;WANG Jin-wu;HU Zhi-gang;FU Dong-liao;WANG Hu;DAI Ke-rong

作者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洛阳471003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洛阳4710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数字医学临床转化与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30 

出 版 物:《医用生物力学》 (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年 卷 期:2016年第31卷第5期

页      面:421-4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8[工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基  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33604,2011CB01330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5AA0203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1707,8157090044) 上海市科委产学研医项目(14DZ1941102,15DZ1942104) 上海市卫生系统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项目(2013ZYJB0501) 上海教委重点学科建设基金(J50206) 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重要薄弱学科基金(2015ZB040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创新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峰高原计划-“研究型医师”项目(20152224) 

主  题:表面肌电图 仰卧位 颈椎牵引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上部 

摘      要:目的观察颈椎牵引在不同加载质量和牵引角度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信号的变化特点,并与Any Body软件颈椎建模仿真所得的相关肌肉力活性变化特点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结果的合理性。方法选取10例青年志愿者,行仰卧位颈椎牵引,JE-TB0810表面肌电仪测试颈部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EMG信号,利用平均肌电值(average EMG,AEMG)和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分析颈部EMG信号的变化规律。结果斜方肌上部和胸锁乳突肌AEMG均随着加载质量和牵引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与颈椎牵引建模仿真所得斜方肌上部和胸锁乳突肌肌肉力活性特点相符。结论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临床上可根据颈部肌肉的兴奋程度和疲劳时间合理施加牵引重量,既达到治疗效果,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为颈椎牵引设备的进一步研制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