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网络角度研究元胡止痛胶囊治疗头痛与痛经的分子作用机制 收藏

从网络角度研究元胡止痛胶囊治疗头痛与痛经的分子作用机制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Yuanhu Zhitong capsules on headaches and dysmenrrhea: a network-based approach

作     者:张新庄 柯志鹏 李娜 曹亮 王振中 萧伟 徐筱杰 ZHANG Xin-zhuang;KE Zhi-peng;LI Na;CAO Liang;WANG Zhen-zhong;XIAO Wei;XU Xiao-jie

作者机构: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出 版 物:《中国新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年 卷 期:2016年第25卷第20期

页      面:2323-2330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3ZX09402203) 

主  题:疼痛 分子描述符 中药 白芷 网络药理学 

摘      要:目的:研究元胡止痛胶囊治疗头痛和痛经的药效物质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分子对接、分子-靶蛋白网络特征分析以及靶蛋白-生物通路信息挖掘的方法研究元胡止痛胶囊中分子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分子对接与网络分析发现元胡止痛胶囊中有63个活性成分,且大部分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其中Coptisine,Protopine,Berberine等17个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可通过与Glu A2,i NOS,AKR1C2,ROCK1等28个靶蛋白相互作用,一方面降低疼痛信号的感知和传递,另一方面调控血管/子宫平滑肌的舒张与收缩,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作用。结论: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元胡止痛胶囊止痛的分子作用机制和主要活性成分,有助于减少后续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实验研究的盲目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