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出 版 物:《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 卷 期:2016年第35卷第11期
页 面:2918-292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摘 要:生物量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数量特征之一,其分配格局和估算模型对森林生产力、功能评价和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太岳山地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异速生长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P0.001);去皮树干、树皮、枝、叶、果和根分别占整株生物量的47.20%、10.36%、15.16%、6.80%、0.78%和19.69%;(2)树冠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层(48.19%)、下层(29.11%)和上层(22.70%);随着径阶的增加,枝生物量的相对分配比例呈上升趋势,叶生物量与之相反;(3)根系生物量分配随着根系直径的减小而降低;根桩生物量和粗根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华北落叶松径级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其余等级的根系均呈相反趋势;(4)器官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年龄和树冠长度之间呈显著性指数关系(P0.05);异速生长模型对去皮树干、树皮、根和整株生物量的解释率均超过了90%,而对枝、叶生物量的解释率相对较低,分别为81.3%和74.4%;基于胸径和树高能实现较好的生物量预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