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食管癌术后24h内与24h后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 收藏

食管癌术后24h内与24h后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 within 24 hours and 24 hours after esophageal carcinoma resection on nutrition status,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and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作     者:朱捷 杨鲸蓉 曾志勇 ZHU Jie;YANG Jingrong;ZENG Zhiyong

作者机构:第二军医大学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胸外科福建福州350001 

出 版 物:《中国医药导报》 (China Medical Herald)

年 卷 期:2016年第13卷第31期

页      面:81-8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食管癌 肠内营养 肠黏膜屏障 免疫功能 

摘      要: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24 h内肠内营养与24 h后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7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术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A组和术后24~72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B组。评估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结果肠内营养干预结束当天,A组患者血清中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免疫球蛋白A(Ig A)、Ig G、Ig M、补体C3、补体C4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术后首次排便时,A组患者粪便组织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显著高于B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变形杆菌的含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24 h内肠内营养对术后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术后24~72 h肠内营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