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经济增长理论创新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实践意义——兼论如何重开中国... 收藏

经济增长理论创新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实践意义——兼论如何重开中国经济高增长之门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hina's Economy:And on How to Reopen the Door of China's High Economic Growth

作     者:刘骏民 刘晓欣 Liu Junmin;Liu Xiaoxin

作者机构:中科院大学数据科学与虚拟经济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出 版 物:《政治经济学评论》 (China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年 卷 期:2016年第7卷第6期

页      面:74-11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 政策和制度研究--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数量关系的视角" 中航工业集团长期资助项目"虚拟经济与广义虚拟经济研究"的中期成果 

主  题:经济增长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 虚拟经济 产业创新 中国经济高增长 

摘      要:本文在充分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经典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了两种理论逻辑的基本差异;在强调货币数量直接推动虚拟经济GDP增长的几个基本事实的基础上,阐述了虚拟经济自我膨胀的机制及其本质;从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角度,比较了市场经济是最优资源配置机制的理论与马克思认为市场自发配置资源会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从而周期性大规模破坏生产力的理论,并根据历史事实指出了为什么市场经济只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在上述基础上,创立了以产业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理论,阐述了技术进步、金融创新以及制度因素等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机制;用此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了中国前30年经济高增长的基本路径;比较了中美产业结构差异,对服务业带动中国经济继续高增长的前景进行了估测;明确了下半段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核心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