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低碳经济视角下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基... 收藏

低碳经济视角下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

Economy in Fujian Provinc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ow-carbon EconomyEconomy——Base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作     者:连素兰 何东进 纪志荣 洪伟 吴柳萍 曹彦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出 版 物:《林业经济》 (Forestry Economics)

年 卷 期:2016年第38卷第11期

页      面:49-54,71页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02[管理学-林业经济管理]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孑遗植物长苞铁杉林倒木持续更新流形成的系统模拟与实现研究"(编号:31370624)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基于交互式干扰条件下的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过程"非线性耦合与生态空间优化研究"(编号:41301203)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与系统仿真研究--以福建省为例"(编号:JA13118) 

主  题:低碳经济 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经济 协同发展 福建省 

摘      要:林业发展对低碳经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4年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状态越来越好,2010年耦合协调度为0.44,处于过渡期,2013年以后耦合协调度高于0.8,进入协同发展良好状态。同时,2014年福建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协同发展状况存在空间差异,三明市协同状态排名第一,厦门市排名最后,闽南(除厦门外)和闽北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大于0.6,闽中和闽东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小于0.55;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福建省各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耦合协调度的Moran’s I指数为-0.0219,呈现高低相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发挥了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的空间协同效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