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抗战时期产融结合的脆弱性探析--以金城银行投资天字号企业为例 收藏

抗战时期产融结合的脆弱性探析--以金城银行投资天字号企业为例

The Vulnerability of Industrial-finance Capital Integration in Anti-Japanese War: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Jincheng Bank and Tianzihao Business Group

作     者:李健英 李娟 赵津 Li Jianying Li Juan Zhao Jin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300071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30022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300071 

出 版 物:《南开经济研究》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年 卷 期:2016年第5期

页      面:145-152,F000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危机对中国近代重化工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影响”(12YJC790094)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近代天津资助创新产业化的历史考察”(TJYY11-2-048) 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资助项目“‘永久黄’团体研究”(NKZXB1218)的资助 

主  题:产融结合 金城银行 天字号企业 吴蕴初 

摘      要:抗战前国内银企关系始终若即若离,但在抗战特殊的环境下,内迁企业的资金困难和后方银行的投资需求构成有力的资金供需组合,产融结合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金城银行与天字号企业的合作就是其中的典型范例。产融携手后,银行与企业原先管理团队的矛盾让人始料未及。银行与企业创办人对经营权的争夺,企业生产热情与银行投机阴谋的冲突,甚至政治立场的不同,在战时都成为原则性的问题。资金供需的合拍引发了银企合作的幻想,双方长期目标的不同打破了合作愉快的脆弱表象。种种矛盾最终导致银企合作分崩离析,折射出战时特殊环境对企业决策的误导和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