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4~2015年重庆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收藏

2014~2015年重庆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The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Chongqing,China,2014~2015

作     者:顾新蕊 赵华 冀天娇 李勤 凌华 祝双利 张勇 杨倩 宋洋 黄为 许文波 

作者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卫生部医学病毒学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400042 

出 版 物:《病毒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年 卷 期:2016年第32卷第6期

页      面:707-71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项目号:20142112) 题目:重庆市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病原学特征及病毒基因变异研究 

主  题:手足口病 重庆 重症 肠道病毒71型 流行病学 病原学 

摘      要:通过对2014-2015年重庆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病原构成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VP1区编码基因分析,为制定重庆市HFMD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14-2015年全市报告HFMD共100176例,其中重症284例,死亡37例;全市39个区县(自治县)均有病例报告,且主城区报告发病率(298.83/10万)显著高于郊区(103.37/10万),5岁及以下的儿童占报告发病数95.64%,3岁及以下占83.21%,每年的4-7月为发病高峰期,每年的10-11月为发病小高峰期。重症和死亡病例在3岁和5岁及以下的年龄组中分别占86.97%、94.59%和96.83%、100%。其中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万州区、梁平县、涪陵区3个区县中,占全部重症病例的74.65%;死亡病例分布广泛,散在17个区县内。7503份HFMD临床标本的EV核酸检测结果,EV-A71、CV-A16、非EV-A71/CV-A16其他EV分别占23.54%、33.21%、43.25%;非EV-A71/CV-A16的其他EV成为导致重庆市HFMD的优势病原,但重症和死亡病例仍以EV-A71为绝对优势病原。对55株2014年和2015年重庆EV-A71代表毒株VP1编码序列测定和分析,提示54株均属于C4a,1株属于B5。本研究为重庆市制订HFMD防控策略,降低EV-A71引起的重症和死亡提供了重要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基础资料。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