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临床常用普伐他汀钠片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收藏

临床常用普伐他汀钠片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作     者:赵赢 张娜 庞晓丛 生立嵩 宋俊科 何兰 吕扬 杜冠华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市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市晶型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 

出 版 物:《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年 卷 期:2016年第30卷第10期

页      面:1040-104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706[医学-药理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9507003-002 2013ZX09102106)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课题(2013NA3) 

主  题:普伐他汀 晶型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LC-MS 

摘      要:目的研究大鼠灌胃不同企业普伐他汀钠片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的一致性。方法固体灌胃给予SD雄性大鼠普伐他汀钠15 mg·kg-1,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用DAS 3.0.7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和比较。结果三个原料药生产企业的测定结果显示,3号晶F型普伐他汀钠原料药较1、2号晶A型有着更好的药物吸收和相对生物利用度,为优势药物晶型;随机抽取的临床常用7种普伐他汀钠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呈现显著性差异,Tmax,Cmax,AUC,t1/2的最大差异分别可以达到5.3,3.4,2.4和1.4倍之多。结论不同企业的普伐他汀钠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普伐他汀钠多晶型状态以及药物生产工艺、辅料成分及含量等制剂过程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