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籼稻的食味品质和综合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收藏

籼稻的食味品质和综合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Establishment of Models to Evaluate the Eating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Indica Rice

作     者:朱玫 熊宁 刘欢 吴量 孟欢 刘利 吴莉莉 ZHU Mei;XIONG Ning;LIU Huan;WU Liang;MENG Huan;LIU Li;WU Lili

作者机构: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测站湖北武汉430061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出 版 物:《食品科学》 (Food Science)

年 卷 期:2016年第37卷第21期

页      面:97-10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2[工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83202[工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基  金: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13006-2) 

主  题:米饭用籼稻 食味评价模型 综合指数模型 

摘      要:对750份籼稻样品的外观、加工、理化、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了测试,并对各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对食味计评分进行修正的米饭食味评价模型Y=-0.187 60X_1-1.322 7X_2+0.122 52X_3+7.545 8X_4-0.001 558 4X_5+81.585(式中:Y为感官评分;X_1为直链淀粉含量;X_2为蛋白质含量;X_3为食味计评分;X_4为回生值;X_5为黏度平均值)。综合考虑食味品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米饭用籼稻的综合指数模型Y=0.167 21X_1+0.027 819X_2+0.073 22X_3-0.006 76X_4-20.271 4(式中:Y为综合指数;X_1为出糙率;X_2为整精米率;X_3为感官评分;X_4为垩白度),并用层次分析粗粒化综合评价模型对该综合指数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这两个模型可以更科学、合理地评价米饭用籼稻的食味品质和综合品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