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
出 版 物:《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hina Herbivore Science)
年 卷 期:2016年第36卷第6期
页 面:40-44页
学科分类:090603[农学-临床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2B03)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44NKCA240)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13-59) 中国农业科学院奶牛疾病研究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LIHPS-03)
摘 要: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最重要疾病之一,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菌感染是其最主要的病因。目前,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仍然是最常用及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抗生素不合理及大量滥用,导致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且耐药菌株呈不断增多趋势,甚至出现超级耐药菌株,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文章从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耐药现状、耐药变化规律、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及如何减少耐药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规范临床使用抗生素和进一步提高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