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福州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地理学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6年第71卷第11期
页 面:1939-194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10 4157119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7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501501) 海西政务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摘 要:本文利用2005-2013年林业统计年鉴中每个省市新造林面积和遥感分类提取得到的2010年土地覆被类型,结合公开发表的各类森林生长方程和各个时期的森林存活率,估算了中国新造林在2005-2100年生物量碳库变化及其固碳潜力。结果表明:2005-2013年中国新造林面积达到4394×10~4hm^2,在自然生长状况下,到2020年新造林蓄积量增加16.8亿m^3,生物量增加1.6 Pg,生物量碳库0.76 Pg C;新造林生物量碳库在2005-2100年中将增加2.11 Pg C,相当于目前现有森林生物量碳库的25%,约是过去20年森林总碳汇的1.5倍;新造林生物量碳密度逐年增加,最高达到48.1 Mg/hm^2。整合林业统计年鉴以及遥感解译的森林类型对新造林生物量固碳潜力分析,研究表明新造林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对中国现有森林碳汇平衡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