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南京210023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出 版 物:《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年 卷 期:2016年第31卷第9期
页 面:968-98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晚第四纪中国南方季风事件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与机制诊断"(编号:4113021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编号:164320H116)资助
摘 要:由于受气候、复杂岩溶过程等影响,石笋碳同位素(δ^(13)C)研究相对于其他代用指标甚少,甚至被忽略。从影响石笋δ^(13)C的气候与非气候因子入手,结合全球数十个洞穴记录及现代观测试验,分析碳同位素信号在岩溶系统内部的传递方式和路径,探讨不同时间尺度下δ^(13)C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指出石笋δ^(13)C虽然在百年—年代际尺度上表现出的噪音强度明显上升,但从轨道至千年尺度上看,温度、湿度(降水)等气候要素在不同区域所充当的主控因子角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上覆土壤植被状况、土壤CO2产率等当地生态环境变化。未来研究应深入挖掘δ^(13)C信号在岩溶系统中的传输共性及其气候、环境控制因子,注重石笋δ^(13)C季节变化特征研究,充分发挥其在揭示当地环境或灾害性事件方面的独特优势,并运用多指标、多种方法手段理解岩溶过程、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