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收藏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medical personnel to blood-borne infectious diseases

作     者:吴晓燕 史世俊 李桂玲 任慧青 WU Xiao-yan;SHI Shi-jun;LI Gui-ling;REN Hui-qing

作者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宁272033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00 

出 版 物:《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Journal of Pathogen Biology)

年 卷 期:2016年第11卷第11期

页      面:1043-1044,1048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主  题:医护人员 血源性传染病 职业暴露 

摘      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制订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资料,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结果共有56人次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其中护理人员41人次,占73.21%;临床医师8人次,占14.29%;非医护人员7人次,占12.50%。暴露者年龄30岁以下43人次,占76.79%。暴露科室以手术室最高,为20人次(占35.71%),外科14人次(占25%),消化内科10人次(占17.86%),内镜中心7人次(占12.50%),检验科5人次(占8.93%)。暴露方式主要为锐器损伤和接触暴露,分别为38人次(占67.86%)和18人次(占32.14%)。暴露部位以拇指为主,为20人次,占35.71%。暴露源以慢性乙肝居多,为34人次(占60.71%),其次为丙肝和梅毒,分别为5人次(占8.93%)和12人次(占21.43%)。暴露者发生职业暴露后均能正确进行局部消毒处理,根据暴露者暴露情况及对源患者病原体自身免疫情况给于相应干预,随访6个月,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是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流程,配备防护用品、暴露后采取有效干预等措施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