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郁闭度林地种植中药材的药用成分与产量分析 收藏

不同郁闭度林地种植中药材的药用成分与产量分析

Analysis of the medicinal composi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n different canopy density of forest

作     者:张海燕 田晔林 蒋玮 刘松 张志杰 杨柳 秦岭 

作者机构:北京农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100029 

出 版 物:《北京农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年 卷 期:2016年第31卷第4期

页      面:92-97页

学科分类:090703[农学-森林保护学] 0907[农学-林学] 09[农学] 

基  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41100004014003) 

主  题:林药间作 药用植物 指标性成分 

摘      要:【目的】不同林地因其郁闭度差异,为了判断林下种植的中药其指标性成分含量是否能够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方法】在林下不同郁闭度(0.2、0.5、0.7)种植几种中药植物,测定不同郁闭度下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和药材产量。【结果】结果表明:林地不同郁闭度对中药指标性成分含量和药材产量有明显的影响,穿龙薯蓣、苍术、菘蓝、知母适应0.7郁闭度的林下环境;牛蒡、射干适应0.5郁闭度的林下环境;紫苏适应0.2郁闭度的林下环境;红花在0.2、0.5、0.7郁闭度下,两种指标性成分含量均未达标。【结论】北京林下中药材大部分可以在郁闭度0.5-0.7的林下种植较为适宜,红花、紫苏耐荫性差,适宜种植在低郁闭度林地或种植在林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