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黄方柱和海盐种EMS突变体的变异分析 收藏

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黄方柱和海盐种EMS突变体的变异分析

Evaluation of Phenotypic Variation of EMS-induced Mutants of Chinese Wheat Landraces Huangfangzhu and Haiyanzhong Resistant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作     者:李韬 骆孟 钱丹 董晶晶 顾世梁 LI Tao LUO Meng QIAN Dan DONG Jing-jing GU Shi-liang

作者机构: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出 版 物:《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年 卷 期:2016年第17卷第6期

页      面:1092-109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2ZX08009003-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53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主  题:小麦 EMS突变体 赤霉病抗性 农艺和产量性状 

摘      要:突变体对增加小麦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和解析重要农艺、产量和抗性相关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高抗赤霉病小麦品种黄方柱(HFZ)及其11个甲磺酸乙酯(EMS)诱导的纯合突变体(F2-F12,Mu4),以及海盐种(HYZ)及其12个EMS纯合突变体(Y2-Y13,Mu4)为材料,在扬花期利用单花滴注鉴定赤霉病扩展抗性,灌浆期测定了分蘖数、株高、旗叶长、旗叶宽、叶绿素含量,收获后测定千粒重、粒长、粒宽、每穗小穗数和每穗粒数共计11个性状。每一个突变体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野生型存在显著差异。黄方柱突变系F6、F9和F12以及海盐种突变系Y6、Y7和Y9病小穗率均显著高于相应野生型,达中感或高感水平,因此,这6个突变体是研究赤霉病扩展抗性的理想材料。此外,海盐种突变体株高、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粒宽均低于或显著低于野生型。对野生型和突变体采用了基于最小组内平方和距离的动态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野生型与突变体以及突变体相互之间的相似情况。株高等农艺性状显著优于野生型但赤霉病抗性与野生型类似的突变体(如F2、F7、Y2、Y3、Y4、Y8、Y10和Y12)可为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和抗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重要的资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