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3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052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上海201203
出 版 物:《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6年第18卷第9期
页 面:1477-1482页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1[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273729):茵陈蒿汤调控Notch信号通路影响库普弗细胞活化的效应机制研究 负责人:孙明瑜 上海市科委专项(15DZ1900104):胃复春治疗胃癌前病变及八宝丹防治肝性脑病的临床和作用机制研究 负责人:孙明瑜
摘 要:在肝硬化发病过程中,湿(瘀)热内蕴是重要的中医证候病机之一。对方剂效应原理的研究由以往侧重于方药配伍转向方-证互参,采用多个模型进行类方比较研究,来验证方证病理基础。茵陈蒿汤及其类方(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丹和茵陈四逆汤)对DMN、CCl4和胆管结扎等大、小鼠肝硬化模型干预作用,表明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与茵陈蒿汤方证病机高度相关,属于湿(瘀)热内蕴。进一步揭示炎症早期属于湿热内蕴,是以库普弗细胞(KC)经典激活途径为主的炎症反应及脂肪酸代谢异常,为茵陈蒿汤方证的主要病理基础。针对此病机,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炎症活动明显,肝功能明显异常时,湿(瘀)热内蕴可能是其主要证型。应用清热利湿的茵陈蒿汤以及茵陈蒿汤类方治疗时,需首辨阴阳,分清湿热偏重,时刻不忘活血化瘀。只有精准明辨中医证候病机,临床才可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