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郑州450046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450046
出 版 物:《研究与发展管理》 (R&D Management)
年 卷 期:2016年第28卷第5期
页 面:109-1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基 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两化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小微企业竞争力研究”(2015-ZD-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企业与产业集群协同进化机制研究”(12BGL00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化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河南制造小微企业竞争力研究”(2015-BJJ-006)
摘 要:依据中国367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7—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Sys_GMM模型,得到企业研发强度与企业收益、风险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计算出企业研发投入的收益—风险耦合区间和积极退耦、消极退耦区间.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收益与风险并不匹配,落入耦合区间的样本企业仅占1.86%.有94.79%的样本企业落入收益—风险积极退耦区间,对于绝大多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研发投入是以较小风险博取较大收益的趋利行为.实证结果显示,12.68%可被看作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上限.当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2.68%后,创新活动将进入以较大的风险代价获取较小收益增长的收益—风险消极退耦阶段.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更客观地评价企业研发活动的价值、更全面地掌握企业研发收益的风险代价、更精准地实施企业风险预警,并为企业管理实践摆脱高收益—高风险与低收益—低风险的两难困境提供启发,为企业确立最佳的研发投入水平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