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与光子技术三级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
出 版 物:《激光生物学报》 (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
年 卷 期:2016年第25卷第5期
页 面:398-405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80901[工学-物理电子学] 0809[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080401[工学-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4[工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3[工学-光学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1335011,No.31300691,No.61275187&No.11404116)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No.20114407110001&No.2013440712000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14A030311024)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No.2012A080203008) 广东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No.2013KJCX0052)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委托重大技术开发项目(HPG/2013/11/1596)
主 题:微激光 背肌筋膜炎 红外热成像 肌筋膜扳机点 压力疼痛阈值
摘 要: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830 nm微激光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采用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光灸仪(波长为830 nm,功率密度0.335 W/cm^2)对13例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肌筋膜扳机点(MTrPs)、养老穴和承山穴进行光灸,每次4 min,每周3次,共治疗4周;用红外热像仪分别在首次、第7次和末次光灸前后对患者上背部采集图像,对MTrPs进行压痛阈值(PPT)的测定并进行VAS评分,对所得数值进行分析。在光灸6次、末次后患者VAS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而治疗6次后有6个、末次治疗后有4个感兴趣区(ROIs)与治疗前相比PPT数值显著降低(P≤0.05)。红外热成像结果显示,首次、第七次和末次光灸后患者ROIs温度与相应部位治疗前相比均有增加,部分增高显著(P≤0.05);但整个疗程结束后,上背部ROIs温度与首次治疗前相比未见显著变化,红外热成像数值与PPT数值也未见显著相关。830 nm微激光光灸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但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微激光光灸治疗背肌筋膜炎累积疗效评价尚缺乏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