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鳜鱼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收藏

鳜鱼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Estimates of genetic parameters for growth traits of Siniperca chuatsi

作     者:卢薛 孙际佳 王海芳 侯晓翠 李桂峰 LU Xue;SUN Jijia;WANG Haifang;HOU Xiaocui;LI Guifeng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水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广东海大集团广东佛山528216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出 版 物:《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16年第23卷第6期

页      面:1268-12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01[农学-水产养殖] 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4IT100122)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与产业发展专项科技攻关与研发项目(A201401A0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08022 2008A020100003)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12A020800001)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项目(2016-2020) 

主  题:鳜鱼 生长性状 遗传参数 遗传力 

摘      要:为深入了解选育过程中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来自湖南、江苏、广东的翘嘴鳜为基础群体,构建了21个同胞半同胞家系,利用动物模型对不同家系进行了遗传分析:鳜鱼210日龄体重、体长的遗传力为0.40、0.45,属于高遗传力;体高的遗传力为0.29,属于中遗传力。相关分析表明,鳜鱼体重?体长间的遗传相关为0.96;体长?体高间的遗传相关为0.92,体重?体高间的遗传相关为0.94,因此进一步选育采用个体选育或者个体选育与家系选择法相结合的方法都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对某一生长性状进行选育时,其他两个相关性状也会得到间接选育。经过选育鳜鱼F2群体平均体重遗传进展为7.5 g,较第一代增加7.5%,F3群体平均体重的遗传进展为9.75 g,较第二代增加9.0%。F3群体平均体长与F1比较无显著提高。F3群体平均体高的遗传进展为0.22 cm,较第一代增加9.9%。本研究旨在为提高鳜鱼育种效率提供重要参数,加速育种进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