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木论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垂直格局 收藏

木论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垂直格局

Altitudinal pattern of woody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the karst forest in Mulun,China

作     者:兰斯安 宋敏 曾馥平 宋同清 彭晚霞 杜虎 韩畅 陈莉 覃文更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547100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 广西壮族自治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环江547200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16年第36卷第22期

页      面:7374-738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资助项目(KFJ-EW-STS-0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0485 31370623 31400412 31460135) 广西科技惠民资助项目(桂科转1599001-6) 广西特聘专家资助项目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CX2015B231) 

主  题:垂直格局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木本植物 喀斯特 

摘      要:基于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西南坡一条垂直样带16个样方的调查资料,运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木论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垂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16个样方中共记录植株5089个,分属48科90属120种。(2)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采用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方法可将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划分为3个类型,分别是:下坡位以小果厚壳桂(Cryptocarya austrokweichouensis)和灰岩棒柄花(Cleidion bracteosum)为主要优势种的群落;中坡位以长管越南茜(Rubovietnamia aristata)和罗伞(Brassaiopsis glomerulata)为主要优势种的群落;上坡位以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和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为主要优势种的群落。沿海拔梯度升高,水热组合发生变化,地带性植被以及群落内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都发生了变化。(3)物种生活型方面,常绿树种所占的比例高于落叶阔叶树种,针叶树种仅出现在山顶。(4)沿海拔梯度物种丰富度及α多样性指数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曲线均符合单峰格局,峰值出现在坡腰位置。(5)β多样性指数起伏较大,总体上β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