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形成及其形态生理特征 收藏

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形成及其形态生理特征

Yield Formation and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dium-maturity Type of Yongyou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作     者:李晓芸 孟天瑶 戴其根 LI Xiaoyun MENG Tianyao DAI Qigen

作者机构: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出 版 物:《中国稻米》 (China Rice)

年 卷 期:2017年第23卷第1期

页      面:10-16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粮食作物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303102) 农业部超级稻专项(02318802013231) 宁波市重大科技项目(2013C11001) 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BE2015340) 

主  题:籼粳杂交稻 中熟 产量优势 干物质积累 穗部特征 叶片形态 茎秆特性 

摘      要:以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2640、甬优1640为材料,常规粳稻镇稻11、武运粳30和杂交籼稻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对照,比较各类型品种在干物质积累、穗部特征、叶片形态及茎秆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两年平均产量为11.3 t/hm^2(11.1、11.4 t/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6.6%和13.0%;产量构成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显著高于对照,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低于对照;甬优籼粳杂交稻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及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依次为13.4 t/hm2、21.6 t/hm^2、6.9 t/hm^2,均显著高于对照;穗部特征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单穗质量和着粒密度高于对照,穗长略低于杂交籼稻,近80%的籽粒集中于中上部,而常规粳稻75%的籽粒集中于中下部,杂交籼稻籽粒分布相对匀称;甬优籼粳杂交稻上3叶的叶宽和卷曲率高于对照,叶长和叶基角处于对照之间(以杂交籼稻最大),披垂度最低,上部1、3叶差异显著;株高、穗高、秆长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以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成熟期单茎茎干质量、单茎鞘干质量及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质量以甬优籼粳杂交稻最高。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特征为足穗基础上,主攻大穗,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形态生理特征表现为籽粒集中于中上部,上3叶大小适宜,叶片内卷且直立,株高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适中,成熟期茎秆充实度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