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针刺“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及小肠组织CCK、CC... 收藏

针刺“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及小肠组织CCK、CCK-AR表达的影响

Effect of Acupuncture at “Zusanli”(ST36) on the Expression of CCK and CCK- AR in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Hypothalamus in Rats with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

作     者:薛亚楠 曲怡 王建波 李欣欣 勇入琳 张立德 XUE Ya-nan;QU Yi;WANG Jian-bo;LI Xin-xin;YONG Ru-lin;ZHANG Li-de

作者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47 

出 版 物:《针灸临床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年 卷 期:2017年第33卷第1期

页      面:46-49页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编号:2012CB518503 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 编号:LT2014021 

主  题:针刺 足三里 小肠 下丘脑 CCK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脾气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及小肠组织胆囊收缩素(CCK)及其受体(CCK-AR)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4组,即正常组、脾气虚组、足三里组和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力竭游泳和不规则饮食复合法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依据造模评定标准造模成功后,足三里组给予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干预处理,采用疏密波,1次/天,20 min/次,连续6天;治疗结束后,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取下丘脑及小肠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小肠组织CCK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小肠及下丘脑组织CCK及CCK-AR mRNA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组和非经非穴组下丘脑及小肠组织中CCK、CCKA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足三里组下丘脑及小肠组织中CCK及CCK-AR mRNA表达水平相比于脾气虚组降低(P0.05),非经非穴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气虚大鼠小肠及下丘脑组织CCK及CCK-AR的异常分泌,发挥其外周和中枢效应对脾气虚证起调控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