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730
出 版 物:《疑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
年 卷 期:2017年第16卷第1期
页 面:88-8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摘 要:患者,女,64岁,因右肩关节疼痛6个月于2016年2月2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疼痛,考虑“肩周炎予口服药物治疗,疼痛症状无明显缓解。4个月前患者右肩关节疼痛加重,VAS评分6分,伴右肩关节活动受限,右上肢无法抬高过肩,于外院予针灸治疗后疼痛症状稍缓解,但右肩关节活动受限无明显改善。1个月前患者发现右肩关节异常肿胀,范围15.0 cm ×15.0 cm,未见淤青、破溃,局部皮温正常,无明显压痛,行右肩关节X线提示右肱骨上段骨质破坏显著,查右肩关节CT及MR示右肩关节骨质明显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入院查体:右肩关节可见明显肿胀,范围15.0 cm ×15.0 cm,皮肤未见淤青、破溃,局部皮温略升高,压痛明显,未触及骨摩擦感及关节空虚;右肩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受限,Dugas征(-),右上肢未见明显肿胀、肌萎缩,皮肤感觉正常,肌张力正常,右上肢肌力因患者疼痛剧烈未查,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余肢体无明显异常。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及病情评估,血常规、肝肾功能、炎性指标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6.7 ng/ml (正常参考值0~16.3 ng/ml),余肿瘤标志物均(-)。复查右肩关节X线示:右肱骨近端呈膨胀性骨质破坏,恶性骨肿瘤可能性大。全身骨显像提示:右侧肱骨上段异常所见,考虑恶性病变可能;余骨骼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为明确诊断于2016年2月5日局麻下行经皮右肱骨近端病灶穿刺活检术,术中活检钳多点取样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示:右肱骨近端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性,非中心细胞样B细胞亚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E1/AE3(-), Bcl-6(+), CD10(-), CD20(+), CD3(-),CD30( Ki-1)(-), CD5(-), CD99(-), Ki-67( index 85%),Mum-1(+),PAX-5(+),NSE(+)。诊断:右肱骨近端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性,非中心细胞样B细胞亚型)。2016年3月2日行PET/CT检查示:右侧肱骨代谢增高灶,SUVmax=26.8(正常参考值2.0~24.3),周围多发代谢增高淋巴结,符合骨非霍奇金淋巴瘤改变。本例患者经活检确诊后,先后行1个疗程R-CHOP、4个疗程R-Epoch方案化学治疗,目前患者主诉右肩关节疼痛有所缓解,VAS评分4分,查体示右上臂肿物较前明显缩小,右肩关节肿胀及局部压痛减轻,右肩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受限较前好转,2016年7月3日复查PET/CT示右侧肱骨代谢增高灶及周围多发代谢增高淋巴结体积较前明显缩小(肱骨病灶:5.8 cm ×6.0 cm ×6.7 cm、淋巴结0.8~1.3 cm),病灶代谢活性降低(右侧肱骨病灶:SUVmax =2.2,淋巴结SUVmax为0.6~0.9),余较前无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