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传粉模式研究 收藏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传粉模式研究

Pollination Mode of Spermatophyte in Daiyun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作     者:邹霖湘 何中声 江蓝 刘金福 郑世群 李文周 Zou Linxiang;He Zhongsheng;Jiang Lan;Liu Jinfu;Zheng Shiqun;Li Wenzhou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生态与资源统计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泉州362503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17年第33卷第4期

页      面:38-42页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90705[农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孑遗植物格氏栲居群亲缘关系对岛屿地理隔离的响应机制研究"(2015J05051)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岛屿隔离对濒危孑遗植物格氏栲谱系地理分化的影响研究"(JA14123) 福建农林大学A类毕业生启动项目(KXML2008A) 

主  题:戴云山 种子植物 传粉模式 进化 

摘      要:以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为研究对象,基于APWeb和文献资料统计种子植物科的传粉模式,研究了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的主要传粉模式及其传粉模式的祖先状态。结果表明: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中动物参与传粉有144科,占总科数87.27%;完全利用非生物模式传粉占总科数12.12%;单一传粉模式以动物传粉的科数最多(124科),其次为风媒传粉(14科),水媒传粉最少(4科)。混合传粉模式中,动物和风媒传粉的科数最多。动物传粉模式在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传粉中占据重要地位。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科中共有9个原始类群,单一动物传粉8科,动物和风媒混合传粉有1科,表明动物传粉在植物原始类群进化中占据主要地位,可能是现存戴云山被子植物传粉模式中的祖先状态。研究结果旨在为戴云山种子植物发育与演变提供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