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出 版 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17年第1期
页 面:80-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201[历史学-历史地理学] 12[管理学] 120203[管理学-旅游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6[历史学] 07[理学] 070502[理学-人文地理学] 0705[理学-地理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课题(2014BCK001)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14YJAZH028)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4ZS053) 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2014-A-55-B)
摘 要:全球城市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层面直接影响着全球事务.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引领者,提高宜居性是其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参考已有的全球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现代城市发展特点对指标进行了修正,并以上海市为典型案例,结合全球城市纽约和东京的发展历程,验证了全球城市宜居性发展的N型曲线假说:即随着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城市宜居性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发展阶段.通过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宜居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采用指数平滑法和Logistic增长模型对上海市未来30年宜居性进行了四种情景预测.以东京为参照,得出了未来30年上海能达到最高宜居性的结论,可为上海全球城市的宜居环境建设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