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植物种子寿命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植物种子寿命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Stud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lant Seed Longevity

作     者:周文冠 孟永杰 陈锋 帅海威 罗晓峰 杨文钰 舒凯 ZHOU Wenguan;MENG Yongjie;CHEN Feng;SHUAI Haiwei;LUO Xiaofeng;YANG Wenyu;SHU Kai

作者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作物带状复合种植工程技术中心成都611130 

出 版 物:《西北植物学报》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年 卷 期:2017年第37卷第2期

页      面:408-4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090102[农学-作物遗传育种]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6ZB004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377 2016T9086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1CB100402) 

主  题:种子寿命 环境胁迫 生理机制 基因调控 

摘      要:种子寿命是衡量种子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种子萌发、萌发后幼苗的生长发育以及作物产量高低。种子寿命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种子自身的结构、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以及调控种子寿命相关的关键基因。研究储藏过程中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相应关键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掌握调控种子寿命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对于减少种子内部能量消耗,进一步延长种子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调控种子寿命的生理及分子机制,重点阐述了调控种子寿命的相关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各种外部因素对种子寿命的调控机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