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出 版 物:《隧道建设》 (Tunnel Construction)
年 卷 期:2017年第37卷第3期
页 面:264-274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主 题:隧道 矿山法 预防管理 维修管理 隧道性能 变异 调查 判定基准
摘 要:强调隧道维修管理的基本原则——早期发现,预防维护,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出为了建立预防管理体制,必须解决3个问题:1)明确维修管理中对隧道性能的要求,建立性能管理目标;2)确立能够获得准确情报的检查、调查方法;3)建立模式化的隧道变异原因推定方法,确立变异基准。结合日本的经验,分别阐述了上述3个问题:1)维修管理中对隧道性能的要求——确保能够安全通行的空间,应控制变异在结构物剩余寿命容许范围之内。2)确立能够获得准确情报的隧道检查、调查方法,目前日本隧道检查、调查方法正向着省力化、标准化、高速化和电子化等四化方向发展;介绍了表面劣化、表面缺陷、内部缺陷、衬砌背后空洞、净空位移和形状变化等的调查及量测技术,例如隧道检测车、隧道衬砌连续打击监测系统、高速钻孔系统、地质雷达和3D激光扫描等设备及技术;同时介绍了利用这些检查结果对结构物的耐久性进行诊断,决定是否采取对策及采取什么对策的系统。3)隧道变异的类型及变异强度的判定基准及判定模型。以日本石川县隧道维护管理为例,介绍其基本观点:1)在隧道中不考虑寿命;2)劣化预测主要是对采取对策前寿命的预测;3)介绍预防维护管理的方法、健全度评价及对策标准。最后强调:对我国而言,最重要的是彻底改变重使用,轻维护的事后管理方法和体制,建立起与隧道大国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