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广州大学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大学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版 物:《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16年第15卷第6期
页 面:17-24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573119)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ajor Projects of Guangzhou Education Bureau(13xt02) Educational System Innovation Team Project of Guangzhou Education Bureau(13C02) Young Creative Talent Project for Ordinary Univers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s Educational Commission(2015KQNCX115) High Level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Guangdong Province(Regional Water Environment Safety and 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摘 要:近年来,随着对铊的强毒性及其对人类健康的高风险认识增加,土壤铊污染问题越来越多地被关注.植物修复是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低成本和可持续的技术,适用于铊污染土壤的修复.本研究选择籽粒苋作为测试植物,用于研究铊污染土壤的修复.土壤中铊浓度设置为0,1,5,10,15和20 mg·kg^(-1),经过100 d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铊的浓度升高,植物的生物量、高度、PSII最大量子效率(Fv/Fm)和植物含铊总量均有差异,且植物个体组织(根、茎、叶)中铊的浓度增加;生物富集因子(BCF)在所有实验设置中均随着土壤中铊含量增加而上升,且都大于1;转移系数(TF)也有类似的规律.因此,籽粒苋具有良好的修复铊污染土壤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