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1株耐Cd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收藏

1株耐Cd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Cd-tolerant Bacterium

作     者:徐淑霞 杜文涛 王晓雅 张继冉 张世敏 吴坤 XU Shuxia;DU Wentao;WANG Xiaoya;ZHANG Jiran;ZHANG Shimin;WU Kun

作者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出 版 物:《河南农业科学》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7年第46卷第5期

页      面:71-76,83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7[理学]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52102110054)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180005) 

主  题:耐镉细菌 路德维希肠杆菌 生物吸附 电镜观察 红外光谱分析 

摘      要:从长期受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可耐受重金属Cd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命名为EM1,为Cd污染水体及土壤的修复提供微生物菌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中菌株EM1对Cd^(2+)的最适耐受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Cd^(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6.0,在此条件下,其对Cd^(2+)的吸附率最大,为92%。电镜扫描结果表明,在吸附Cd^(2+)的过程中菌体表面分泌大量的胞外多聚物且菌体形态发生变化。红外光谱分析显示,Cd^(2+)胁迫条件下,菌体细胞壁结构并未发生变化,菌株吸附Cd^(2+)的过程主要与菌体表面的羟基、N-H、C-H、多糖中的C-O-C及酰胺基团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