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临安31130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管理局九寨沟623400
出 版 物:《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年 卷 期:2016年第24卷第2期
页 面:226-234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201538) 浙江省公益性项目(2014C32036)资助
主 题:土壤-水稻系统 重金属 迁移模型 控制因素 富集系数 风险评价
摘 要:重金属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采集浙江省3个不同区位(浙北南浔、浙中嵊州、浙南温岭)的水稻主产区土壤、水稻样品,基于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和晚粳稻)进行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子分析,明确主要驱动因子,建立定量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以此掌握浙江省典型水稻产区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个研究区土壤的理化性状存在差异,其中嵊州产区土壤的p H(均值为5.52)、有机质(均值为39.4 g·kg·1)、重金属形态含量等均低于其他两个研究区;3个产区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温岭产区土壤重金属(Cd、Cu、Z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产区(P〈0.05),而嵊州产区的水稻重金属含量则显著高于南浔产区(P〈0.05);Cd和Zn富集系数高于Cu和Ni,嵊州产区的重金属富集系数(0.018~0.521)显著高于其他两个产区(南浔为0.004~0.143,温岭为0.007~0.269)。土壤重金属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均显著影响不同品种的富集系数,其中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相对较大。对数线性迁移模型能够预测实际产地环境中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的有效性(富集系数),晚粳稻的预测结果优于杂交水稻,重金属Ni的预测效果(杂交水稻和晚粳稻的回归系数r分别达0.61、0.70,P〈0.01)好于其他重金属,而杂交水稻重金属Cd的预测效果(r值为0.21,P〉0.05)偏低,需增加环境变量,并做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预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