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复旦大学国务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市)政党建设理论创新研究基地
出 版 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年 卷 期:2012年第28卷第3期
页 面:70-75页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摘 要:制度是文化的外在刚性表现,文化是制度的内在结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政治协商文化具有中国的历史延续性和内在合理性,它构成了中国执政结构的特定内涵。本文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参政文化的结构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政协的参政议政功能,需要从制度形成的历史文化角度去观察,从这一制度所需的文化共识去建构。政治协商在中国信息整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信息整合和沟通功能支撑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了更好地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更好地推进中国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大力提升政协参政的新内涵,推进政协参政的刚性制度建设,真正发掘这一制度的现代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