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生儿肠炎粪肠球菌16S rRNA鉴定分析 收藏

新生儿肠炎粪肠球菌16S rRNA鉴定分析

Identification of 16S rRNA in Neonatal Enteritis Caused by Enterococcus faecalis

作     者:康颖倩 牟丽丽 周晓明 王颜颜 刘涛华 金方 吕倩 KANG Yingqian;MU Lili;ZHOU Xiaoming;WANG Yanyan;LIU Taohua;JIN Fang;LV Qian

作者机构:贵阳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贵阳550004 

出 版 物:《贵阳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年 卷 期:2014年第39卷第6期

页      面:805-808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0202[医学-儿科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地方项目(31060006 31260029)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SY字(2011)3017号] 贵阳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民生计划[筑科合同(2011103)16号] 

主  题:肠炎 粪肠球菌 婴儿,新生 鉴定分析 

摘      要:目的:分离和鉴定新生儿肠炎患儿便血中的病原菌,结合临床诊断,分析新生儿肠炎病因。方法:对2例新生儿肠炎病例的便血标本进行研究,(1)直接涂片镜检观察鉴定;(2)菌株纯化筛选;(3)采用CTAB提取法提取菌株的DNA,并通过PCR扩增菌株16S rRNA序列,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4)采用Kirby-Bauey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便血标本共分离纯化2株可疑菌株;(2)通过16S rRNA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两株菌株的序列与粪肠球菌的相似度达(99%);(3)分离的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敏感性较高。结论:新生儿肠炎是由粪肠球菌感染引起,标本直接镜检与药敏试验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