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后动眼神经麻痹预后情况及恢复... 收藏

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后动眼神经麻痹预后情况及恢复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recovery and recovery time of oculomotor nerve paresis caused by 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afte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with detachable balloons

作     者:刘彦超 段传志 李西锋 张炘 何旭英 顾大群 李辉 汪求精 李铁林 Liu Yanchao;Duan Chuanzhi;Li Xifeng;Zhang Xin;He Xuying;Gu Daqun;Li Hui

作者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神经外科研究所、广东省脑功能修复与再生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82 

出 版 物:《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medicine)

年 卷 期:2014年第13卷第4期

页      面:393-39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315)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8031800131)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主  题: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动眼神经麻痹 血管内栓塞 可解脱性球囊 

摘      要:目的探讨由外伤引起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动眼神经麻痹经球囊栓塞治疗后,影响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经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瘘口位置、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眼突位置、球囊使用数量、颈内动脉状态及术前动眼神经出现麻痹症状到治疗时间为研究因素,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影响动眼神经麻痹预后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6月(3-95月),90例(91.8%)患者1次成功栓塞,8例(8.2%)患者于第一次栓塞后4周内球囊泄露复发,经再次栓塞后达到完全治愈。94例患者在闭塞瘘口的同时保留颈内动脉,颈内动脉保留率为95.9%。所有患者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均得到完全恢复,无并发症及死亡。海绵窦瘘位置,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球囊使用数量,不同的患者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时间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球囊栓塞治疗TCCF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