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密度对四川盆地春、秋季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收藏

不同密度对四川盆地春、秋季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Effects of density on potato growth,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 in spring and autumn in Sichuan Basin

作     者:王良俊 郑顺林 钟蕾 李世林 宋明亮 袁继超 WANG Liang-jun;ZHENG Shun-lin;ZHONG Lei;LI Shi-lin;SONG Ming-liang;YUAN Ji-chao

作者机构: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成都611130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广安638300 

出 版 物:《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 卷 期:2015年第34卷第6期

页      面:1572-15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攻关项目资助 

主  题:密度 季节 马铃薯 干物质生产 产量 

摘      要:为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四川盆地春、秋季光、温资源,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以川芋11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5个密度(分别为6×104、9×104、12×104、15×104、18×104株·hm-2)对春、秋季马铃薯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春薯相比,秋薯植株更高,茎粗更小,分枝更少,块茎膨大期的群体叶面积较小,但后期叶面积的下降速度也较慢;春薯干物质积累量和块茎干物质分配比例均高于秋薯,因而较秋薯显著增产,平均增幅达88.5%;春薯的叶面积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密度为16.20×104株·hm-2时总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秋薯的叶面积和总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总干物质积累量以18×104株·hm-2密度最高;在试验密度范围内,春薯产量与密度呈凸二次函数关系,在15.75×104株·hm-2的密度下最高,秋薯产量与密度呈递增的线性关系,在18×104株·hm-2的密度下最高;密度对春薯的单薯重影响相对较大,对秋薯的单株薯数影响相对较大;随种植密度增加,种薯成本增加,商品薯率降低,净收入也随之变化,春、秋季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密度分别为12×104和15×104株·hm-2。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