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2015-2016革兰氏阴性菌监测报告 收藏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2015-2016革兰氏阴性菌监测报告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Gram-negative organisms: Results from 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trial program,2015-2016

作     者:李耘 吕媛 郑波 薛峰 张秀珍 胡云建 于庭 胡志东 赵建宏 潘世扬 李华茵 俞云松 李艳 刘文恩 刘德华 费樱 府伟灵 徐修礼 裴凤艳 孟灵 季萍 汤进 符惠群 刘健 杨维维 张佳 LI Yun;L(U) Yuan;ZHENG Bo;XUE Feng;ZHANG Xiu-zhen;HU Yun-jian;YU Ting;HU Zhi-dong;ZHAO Jian-hong;PAN Shi-yang;LI Hua-yin;YU Yun-song;LI Yan;LIU Wen-en;LIU De-hua;FEI Ying;FU Wei-ling;XU Xiu-li;PEI Feng-yan;MENG Ling;JI Ping;TANG Jin;FU Hui-qun;LIU Jian;YANG Wei-wei;ZHANG Jia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北京医院检验科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呼吸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汉中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 版 物:《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年 卷 期:2017年第33卷第23期

页      面:2521-254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细菌耐药监测 革兰氏阴性菌 最低抑菌浓度 敏感率 耐药率 最低抑菌浓度分布 

摘      要:目的监测我国主要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分离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状况,掌握细菌耐药流行趋势,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定点收集来自全国18家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由中心实验室统一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或欧洲药敏委员会(EUCAST)2017标准判定细菌敏感、耐药率。结果对来自全国18座城市18家医院的4333株临床分离革兰氏阴性致病菌进行了MIC测定。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59.4%和27.5%,较前次监测下降710个百分点。对肠杆菌科细菌抗菌作用较好的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拉氧头孢、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替加环素、磷霉素等,但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比例继续增加。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5%和69.8%,多重耐药菌(MDR)检出率分别为35.6%和78.3%,泛耐药菌(XDR)检出率分别为10.2%和72.5%。不同病房、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标本来源菌株耐药率比较提示,儿童患者分离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等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成年人与老年人,我国儿童中细菌耐药问题不容忽视。结论 ESBLs检出率虽有下降,但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继续增加趋势,须引起注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