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谱效关系的灯盏细辛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研究 收藏

基于谱效关系的灯盏细辛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成分研究

Study on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e components of Erigeron breviscapus in vitro based on spectrum-effect correlation analysis

作     者:伍珊娜 刘振杰 章从恩 何琴 王玄 牛明 王伽伯 肖小河 WU Shan-na;LIU Zhen-jie;ZHANG Cong-en;HE Qin;WANG Xuan;NIU Ming;WANG Jia-bo;XIAO Xiao-he

作者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4 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北京100039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100069 

出 版 物:《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 卷 期:2017年第48卷第24期

页      面:5179-518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科研项目:中国军事本草的调研整理与推广应用(BWS11J049,负责人:肖小河) 20种道地药材优良品种质量生物评价技术研究(201507002,负责人:肖小河) 第三〇二医院院长创新基金:便携式野战中医药医疗箱研制(QNPY2015021,负责人:牛明) 

主  题:灯盏细辛 化学指纹图谱 抗血小板聚集 生物效价 谱效相关 绿原酸 咖啡酸 野黄芩苷 异绿原酸A 异绿原酸C 

摘      要:目的通过生物活性检测结合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探索灯盏细辛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UPLC-UV分析技术建立不同批次灯盏细辛药材化学指纹图谱,对不同批次灯盏细辛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效价检测,基于谱效关系推测可能的活性物质,并对5个高相关性成分进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验证,根据5种单体化合物在灯盏细辛中的含量差异,计算5个单体化合物的相对活性贡献度。结果通过化学指纹图谱与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的谱效相关分析,筛选并鉴定出与生物活性相关系数大于0.5的5个色谱峰,分别鉴定为绿原酸、咖啡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进一步体外实验表明5个化合物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率16.5%~85.5%),相对活性强度顺序:野黄芩苷异绿原酸C咖啡酸异绿原酸A绿原酸;而5种成分从相对活性贡献度来看,异绿原酸C与野黄芩苷的活性贡献度大于另外3种成分。结论建立了灯盏细辛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的检测方法;且野黄芩苷和异绿原酸C是灯盏细辛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成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