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川西地区甲基卡穹隆的构造变形特征 收藏

川西地区甲基卡穹隆的构造变形特征

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the Jiajika dome in western Sichuan

作     者:武文辉 詹涵钰 秦宇龙 李峥 徐云峰 申伟 WU Wen-hui;ZHAN Han-yu;QIN Yu-long;LI Zheng;XU Yun-feng;SHEN Wei

作者机构: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81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成都610081 四川省地矿局113地质队四川泸州646000 

出 版 物:《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

年 卷 期:2017年第37卷第4期

页      面:84-90页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川康定瓦多-龙古地区H47E010021、H47E010022、H47E011021、H47E0110224幅区域地质调查》(子项目编码:DD20160074-02)、《四川康定-道孚-雅江稀有金属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项目(121201004000150017-93)、《西南三江有色金属资源基地调查项目》(项目编号DD20160016)项目资助 

主  题:甲基卡穹隆 变形特征 岩浆 底辟 

摘      要:甲基卡穹隆因其丰富的锂辉石资源而闻名,在华北、扬子和羌塘3个板块之间的南北向和东西向双向收缩背景下,形成了其复杂的变形特征。穹隆顶部地层平缓,向外逐渐变陡,总体为同心圆状向外倾的复式背斜。顶部发育有A型等斜平卧褶皱、肠状石英脉及对称型压力影;翼部变质矿物多被拉伸旋转而呈不对称状,表现出向穹隆周围的正向剪切运动;穹隆外围地层产状较陡,多发育直立紧闭褶皱及倒转褶皱。总体来说,甲基卡穹隆岩浆底辟作用前,先后经历了南北向及东西向的挤压,成穹后再一次经历南北和东西向挤压的两期构造运动,属于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的共同产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