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农业研究所四川成都611130 成都大学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开发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106 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理671000
出 版 物:《中药材》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年 卷 期:2017年第40卷第5期
页 面:1077-1082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4-1685) 成都大学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开发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0Y201509)
摘 要:目的:采用道地产区传统晒干、煤烟烘烤、隔烟烘烤,以及不同温度热风干燥(30、40、50、60℃)等方法加工的川麦冬药材,以川麦冬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7个主要皂苷、异黄酮类化学成分为考察指标,对不同加工方法下制得的川麦冬药材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分析干燥后川麦冬中各类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干燥方法所得川麦冬药材均能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麦冬质量的总体要求;热风干燥法制得的麦冬样本,其化学成分均高于传统产地加工方法的麦冬样本。烘干温度对甲基麦冬黄酮A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麦冬黄烷酮E、甲基麦冬黄烷酮A和麦冬皂苷D 。结论:60℃恒温烘干的麦冬药材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较高,且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适中,是较适宜的干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