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航空发动机地面试验激光燃烧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航空发动机地面试验激光燃烧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Development of laser combustion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ground aero-engine testing

作     者:胡志云 叶景峰 张振荣 王晟 李国华 邵珺 陶波 赵新艳 方波浪 Hu Zhiyun;Ye Jingfeng;Zhang Zhenrong;Wang Sheng;Li Guohua;Shao Jun;Tao Bo;Zhao Xinyan;Fang Bolang

作者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24 

出 版 物:《实验流体力学》 (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年 卷 期:2018年第32卷第1期

页      面:33-4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41203 91641112) 

主  题:燃烧诊断 激光 温度 速度 组分浓度 航空发动机 

摘      要:为了研究湍流燃烧基础问题和改进实际燃烧装置性能,基于激光的燃烧诊断技术已发展成为当前发动机湍流燃烧实验研究的主要测量工具。在已发展的激光燃烧诊断技术中,每种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发动机模型燃烧室内部流场测量的要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激光诊断技术。在温度测量中,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技术主要用于单点温度测量,单脉冲CARS谱测温不确定度优于5%;高时空分辨温度场的测量需要采用双色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测温方法,但其测温精度通常也会相应降低。在速度测量中,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适用于低速流场速度的精细测量,羟基分子标记测速(HTV)技术适用于高温超声速甚至高超声速流场的速度测量,HTV测速不确定度可优于4%。在组分浓度测量中,主要采用自发拉曼散射(Spontaneous Raman Scattering,SRS)和PLIF技术进行主要组分和中间反应物的浓度分布测量。本文对航空发动机湍流燃烧温度、速度、组分浓度等参量的高时空分辨测量所涉及的激光燃烧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