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间质-上皮转化的影响 收藏

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间质-上皮转化的影响

Effects of Hongteng Formula on 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formation in rats with endometriosis

作     者:牛亚南 庄梦菲 曹阳 张婷婷 孙兆贵 NIU Ya'nan;ZHUANG Mengfei;CAO Yang;ZHANG Tingting;SUN Zhaogui

作者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出 版 物:《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Academic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18年第32卷第2期

页      面:82-87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684)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类建设项目(ZY3-CCCX-3-3019) 

主  题:子宫内膜异位症 红藤方 间质-上皮转化 上皮细胞钙黏蛋白 波形蛋白 大鼠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形成包囊过程中间质-上皮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3周后取造模成功的大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红藤方组、孕三烯酮组,分别连续灌胃等容量0.9%Na Cl溶液、红藤方27.72 g·kg^(-1)·d^(-1)、孕三烯酮0.5 mg·kg^(-1)·d^(-1),均持续21 d,结束后取异位内膜组织。采用HE染色方法对异位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上皮标志物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在异位内膜包囊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内膜包囊形成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异位内膜组织中腺体减少、间质较多,红藤方组异位内膜组织腔上皮变薄、间质细胞减少,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组织腔上皮完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红藤方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包囊腔上皮E-cadherin、Vimentin阳性信号较模型组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红藤方组Vimentin和孕三烯酮组E-cadherin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方可能通过上调间质-上皮转化,导致间质细胞减少,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包囊的生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